(2)外存儲器外存儲器簡稱外存,用來存放暫時不用或等待調用的程序、數據等信息。當使用這些信息時,由操作系統根據命令調入內存。外存儲器的特點是容量大,經常達到數百MB、數十GB或更多,但存取速度慢。常見的有磁帶,磁盤(軟盤、硬盤)和光盤等。隨著存儲技術的發展,移...
20世紀60年代,這是交互式計算機圖形學發展的重要時期。1963年MIT學者“人機對話圖形通訊系統”的博士論文,提出了計算機圖形學等術語。由他推出的二維SKETCHPAD系統,允許設計者操作光筆和鍵盤,在圖形顯示器上進行圖形的選擇、定位等交互作業,...
(5)網絡互聯設備包括網絡適配器(也稱網卡)、中繼器,集線器,網橋、路由器,網關及調制解調器等裝置,通過傳輸介質聯接到網絡上以實現資源共享。網絡的連接方式即拓撲結構可分為星形、總線形、環形、樹形以及星形和環形的組合等形式。先進的CAD/CAM系統都...
20世紀80年代,CAD/CAM技術及其應用系統得到迅速發展。這期間,出現了微型計算機和32位字長工作站,同時,計算機硬件成本大輻下降,計算機設備(彩色高分辨率圖形顯示器、大型數字化儀、自動繪圖機、彩色打印機等)已逐漸形成系列產品,網絡技術也得到應...
20世紀90年代以來,CAD/CAM/CAE技術更加強調信息集成和資源共享,出現了產品數據管理技術,CAD建模技術日益完善,出現了許多成熟的CAD/CAE/CAM集成化的商業軟件,如采用變量化技術的I-DEAS、應用復合建模技術的UG等。隨著世界市場的多變與激...
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圖形學理論及計算機繪圖技術日趨成熟,并得到了廣泛應用。這期間,硬件的性能價格比不斷提高;圖形輸入板、大容量的磁盤存儲器等相應出現;數據庫管理系統等軟件得以應用;以小型、超小型計算機為主機的CAD/CAM系統進入市場并形成主流,這些系統的...
概述計算機輔助技術(ComputerAidedTechnologies)是采用計算機作為工具,將計算機用于產品的設計、制造和測試等過程的技術,輔助人們在特定應用領域內完成任務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它包括了諸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
20世紀90年代以來,CAD/CAM/CAE技術更加強調信息集成和資源共享,出現了產品數據管理技術,CAD建模技術日益完善,出現了許多成熟的CAD/CAE/CAM集成化的商業軟件,如采用變量化技術的I-DEAS、應用復合建模技術的UG等。隨著世界市場的多變與激...
(2)外存儲器外存儲器簡稱外存,用來存放暫時不用或等待調用的程序、數據等信息。當使用這些信息時,由操作系統根據命令調入內存。外存儲器的特點是容量大,經常達到數百MB、數十GB或更多,但存取速度慢。常見的有磁帶,磁盤(軟盤、硬盤)和光盤等。隨著存儲技術的發展,移...
20世紀90年代以來,CAD/CAM/CAE技術更加強調信息集成和資源共享,出現了產品數據管理技術,CAD建模技術日益完善,出現了許多成熟的CAD/CAE/CAM集成化的商業軟件,如采用變量化技術的I-DEAS、應用復合建模技術的UG等。隨著世界市場的多變與激...
20世紀80年代,CAD/CAM技術及其應用系統得到迅速發展。這期間,出現了微型計算機和32位字長工作站,同時,計算機硬件成本大輻下降,計算機設備(彩色高分辨率圖形顯示器、大型數字化儀、自動繪圖機、彩色打印機等)已逐漸形成系列產品,網絡技術也得到應用;CAD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