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工作應當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類實施、統籌協作的工作原則,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推動檔案利用與開發,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突發事件應對活動提供文獻參考和決策支持。2.各地區各部門應當加強對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工作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證檔案管理做到收集齊全完整,整理規范有序,保管安全可靠,鑒定準確及時,利用簡捷方便,開發實用有效。3.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的收集、整理、數字化和移交等工作所需經費應當納入活動經費預算或保障措施。檔案主管部門、檔案館開展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預算。4.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檔案工作應當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5.涉及國家秘密的檔案管理應當同時符合保密管理相關規定。業務系統與電子檔案管理規范。山東實物檔案管理中心
1.檔案館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應當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便于對檔案的利用以及檔案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適宜檔案保存的庫房和必要的設施、設備,確保檔案的安全;采用先進技術,實現檔案管理的現代化。2.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建立健全檔案安全工作機制,加強檔案安全風險管理和檔案安全應急處置能力。3.涉及國家秘密的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級的變更等,應當依照有關保守國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4.鑒定檔案保存價值的原則、保管期限的標準以及銷毀檔案的程序和辦法,由國家檔案主管部門制定。青海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建設項目檔案管理規范。
1.紙質檔案數字化按照《紙質檔案數字化規范》(DA/T31)執行,錄音錄像檔案數字化按照《錄音錄像檔案數字化規范》(DA/T62)執行。其他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參照有關規定執行。2.機關應當積極實施紙質檔案數字復制件的全文識別,將現有圖像數據轉化為文本信息,便于檢索和開發利用。3.機關應當開展室藏傳統載體檔案目錄數據庫建設,數據庫質量符合《檔案著錄規則》(DA/T18)等標準規范要求。4.各門類傳統載體檔案目錄數據應當與相應數字化元數據、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相應元數據庫融合管理。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下列會計資料應當進行歸檔:(一)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二)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及其他輸助性賬簿;(三)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四)其他會計資料,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及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會計資料。單位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通信等信息技術手段管理會計檔案。機關檔案的管理規定2。
1.應當歸檔的材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集中檔案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拒絕歸檔或者據為己有。國家規定不得歸檔的材料,禁止擅自歸檔。2.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向檔案館移交檔案,檔案館不得拒絕接收。經檔案館同意,提前將檔案交檔案館保管的,在國家規定的移交期限屆滿前,該檔案所涉及機構信息公開事項仍由原制作或者保存機構信息的單位辦理。移交期限屆滿的,涉及機構信息公開事項的檔案按照檔案利用規定辦理。3.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發生機構變動或者撤銷、合并等情形時,應當按照規定向有關單位或者檔案館移交檔案。檔案機構的工作及其職責。河南電子公文檔案管理平臺
黨政機關電子公文歸檔范圍。山東實物檔案管理中心
機關檔案包括:1.文書、科技(科研、基建、設備)、人事、會計檔案;2.機關履行行業特有職責形成的專業檔案;3.照片、錄音、錄像等音像檔案;4.業務數據、公務電子郵件、網頁信息、社交媒體檔案;5.印章、題詞、獎牌、獎章、證書、公務禮品等實物檔案;6.其他檔案。前款1、2、3項包含傳統載體檔案和電子檔案兩種形式。電子檔案與傳統載體檔案具有同等效力。7.機關全部檔案構成一個全宗。機關隸屬關系、名稱發生變化但工作性質和主要業務范圍未變化的,維持原全宗不變。8.機關應當建立并定期完善全宗卷。全宗卷應當包含全宗背景、檔案狀況、工作制度、管理記錄等內容,編制要求按照《全宗卷規范》(DA/T12)執行。9.檔案管理應當做到收集齊全完整,整理規范有序,保管安全可靠,鑒定準確及時,利用簡捷方便,開發實用有效。涉及國家秘密檔案的管理應當符合保密管理的相關規定。山東實物檔案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