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較小細胞。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許多小微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危險廢物日益增多,這些產廢單位普遍存在危廢轉運困難、處置費用高、平臺申報率低等問題,若處置不當,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10噸以下產廢單位7800余家,占所有危廢產生企業的79.92%。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自2020年起啟動小微企業危廢轉移“綠島”試點建設,積極推進全市危險廢物集中收集體系建設工作,先后建成江蘇御江環保有限公司、海安蔚藍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等14家試點單位,為小微企業提供危險廢物統一收集、分類暫存、中轉和管理。危廢云倉,大數據分析危廢產生趨勢,為企業制定環保策略提供依據。廣東防爆智能危廢回收裝置現貨直發
如何變危險廢物處置“難點”為“亮點”,打通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然后一公里”?在蘇州市吳江百順噴織有限公司危廢存放處,一些密閉桶碼放在一個半開放式箱中,蘇州市吳江區滿澤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國介紹:“企業危廢收集用的就是我們公司的‘桶’。”“桶”,指的是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智能收集設備。這些設備看著不起眼,但科技含量不低,設備上裝有集成芯片,滿了就會在系統中提醒,收集企業會上門把貯存的危廢拉到處置中心集中處理。黑龍江防爆危廢云倉利用光伏發電,智能危廢回收裝置實現綠色能源應用。
一張大數據網,危廢處置“有處尋”,一塊占滿整面墻壁的LED顯示屏很顯眼,這就是智慧環保云管理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小微企業、運輸企業及專業處置企業等信息一覽無余,管理人員通過手機端、PC端就能實時查看云倉設備數據、危廢實時數據、危廢貯存狀態、聯單數據分析、污染風險預警等信息。“我們就是小微企業、運輸單位、處置單位的‘貼身管家’,通過物聯網技術,打破三方的信息壁壘,形成‘產廢源—物流端—處置端’閉環管理,實現各個環節運行無障礙。”“青鑫”公司項目經理莊東燁說。
小微企業的危廢處置問題,通過租用公司的智能收集設備解決。這些智能收集設備有50升、200升、1噸3種規格,通過物聯網技術,可實現危廢臺賬自動生成、開蓋記錄和提醒、危廢稱重、滿倉提醒、客戶端開倉減重報警、位置獲取、貯存環境指標實時監測等功能。智能收集設備有50升、200升、1噸3種規格,這些智能收集設備還可代替危廢倉庫使用,解決小量產廢單位危廢貯存不專業、危廢倉庫建設不規范等問題。試點運營過程充分發揮“綠島”優勢,指導小微企業建立管理臺賬,提高現場管理水平,幫助小微企業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確保企業危廢處理規范化,實現了從分散治污向集約化治污轉變。危廢云倉采用大數據分析,實時監控危廢存儲狀況,確保安全高效。
平湖市生態環境局同步對服務內容依照新規進行驗收,在當場驗收合格后對平臺工作人員專業的服務表示贊賞。一直以來,固廢處置公司始終致力于解環境難題、破環境風險,全力做好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工作,運營至今已安全處置危廢15萬余噸。合作運營管理的“禾小微”收集平臺自2019年建立至今,已累計簽約服務企業6200余家,入企服務4萬余家,收集危廢2.6萬余噸。除了危廢的收運轉移處置,服務好企業、按需提供規范化制度、管理計劃咨詢、業務培訓、演練指導、現場危廢標準化貯存場所建設及臺賬管理等,更是服務重點。危廢云倉,提供危廢處理應急預案,助力企業應對突發情況。廣東廢液危廢云倉定制
智能回收裝置助力中小企業解決危廢處理難題。廣東防爆智能危廢回收裝置現貨直發
智能化配伍,危廢處置中焚燒和填埋占據主流地位。焚燒技術可有效去除危廢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回收利用其中的熱能,可同時達到減量、無害化和綜合利用的目的,是危廢處置中應用較普遍的技術[2]。由于危廢的種類繁多且復雜,其成分波動范圍較大。危廢在焚燒過程中,熱值穩定是保證回轉窯和二燃室溫度穩定的前提,因此配伍成果至關重要。將來,可根據WMS中存儲的物料信息,按照配伍算法自動生成取貨任務表,并給AGV叉車發出取料指令。當配伍計算過程中發現缺某種物料時,系統會提前給出提示信息,以便及時添加,從而滿足生產需求。廣東防爆智能危廢回收裝置現貨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