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我國不同區域鹽堿地形成都有其獨有的特征,濱海平原鹽堿地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地下水受海潮頂托的影響埋深較淺,其鹽分主要來自海水,隨毛管水上升累積到土壤表層,大部分為氯化物硫酸鹽鹽土、局部有蘇打鹽土;松嫩平原鹽堿地主要由冰雪融化水、雨水攜帶山區水溶性鹽類向平原遷移,加上凍融氣候的影響,土壤積鹽十分嚴重,大部分為蘇打鹽土;新疆地區鹽堿地由于氣候干旱少雨且河流多為內流河,土壤鹽分不易排出,大部分為硫酸鹽氯化物鹽土、局部有蘇打鹽土。因此,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鹽堿地成因來說,不同片區其鹽堿地主要成因也具有獨有特征。典型片區選擇總體上來看,寧夏回族自治區位于黃河中上游地區,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但蒸發多,底層土壤有返鹽現象,灌溉水源大多來自黃河,灌區受人為活動影響強烈,種植的作物主要為水稻、春小麥、玉米、枸杞等。從土壤鹽堿化分布區域來看,主要分布在中部干旱帶的紅寺堡揚水灌區和北部引黃灌區的銀北灌區;從地形地勢上來看,賀蘭山地、鄂爾多斯-黃土高原、洪積沖積平原等區域均存在一定數量鹽堿地,賀蘭縣、紅寺堡區、平羅縣西大灘等地可依次作為上述3種地形的代“表”,此外。引入綠肥作物,改善土壤理化性質。西寧土壤板結改良
石嘴山市平羅縣渠口鄉鹽堿地成因平羅縣渠口鄉鹽堿地主要分布在六中村和交際村,渠口鄉鹽堿地成因主要如下:從土壤特性來看,渠口鄉土壤類型大部分為鹽化潮土、草甸鹽土和黃綿土,土壤質地多為中壤土,含鹽量高于g/kg,該區域大多為輕度鹽堿地。此外,受少量黏土影響形成的中重度鹽堿地呈插花狀分布;從地下水位條件來看,區域地下水埋深大部分在1~3m,局部地下水埋深小于m鹽堿化控制閾值[42];從灌排系統角度來看,灌溉水主要來自惠農渠,渠道存在斷面偏小、滲漏等問題,局部區域灌溉洗鹽困難,此外,沿五排等周邊區域低洼且大多存在排水溝淤積問題,影響排水排鹽效果;從土地利用方式來看,種植作物類型有差別,呈現插花種植情況,作物需水要求不同,造成了渠道供水不協調,同時渠道滲漏水量差別大,部分區域入滲水量較多,抬升了地下水位,造成鹽堿地分布不均。石嘴山市惠農區鹽堿地成因惠農區屬西北內陸溫帶干旱氣候區,主要區域為賀蘭山丘陵地、洪積傾斜平原、黃河沖積平原。2016年惠農區鹽堿地面積,主要分布在燕子墩鄉、禮和鄉和尾閘鎮等片區,區域土壤類型主要為灌淤土、潮土、淡灰鈣土和紅黏土[44]。惠農區鹽堿地成因主要如下:從地形條件來看。鄂爾多斯農田土壤修復菌劑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土壤修復與鹽堿化治理的認識。
在堅決守住耕地紅線的同時,拓寬視野,長遠謀劃,著眼全域國土空間開發布局,充分挖掘非傳統耕地資源綜合利用潛力,持續拓展農業生產空間,不斷提升糧食安全系數。作為可以改造利用的非傳統耕地資源,鹽堿地是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宜耕鹽堿地資源開墾,能夠有效補充耕地面積;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可以有效挖掘單產潛力;因地制宜利用鹽堿地發展飼草和現代畜牧業,能夠拓展多元食物渠道;治理生態脆弱鹽堿區域,可以提升防風固沙能力,防止鹽堿地荒漠化,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我國鹽堿地面積大、類型多、分布廣,鹽堿地治理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立足國情,帶領人民積極探索鹽堿地改良利用,取得了輝煌成績,成功將黃泛區鹽堿地治理改造為大糧倉;在西北內陸地區累計治理鹽堿耕地面積達2500萬畝,新增糧食產能達400萬噸;在黑龍江省累計治理鹽堿耕地面積近650萬畝,新增糧食產能近200萬噸。近年來,隨著未利用地開發力度加大,以及鹽堿地治理技術的提升,通過政“府”引導和社會投資,已有較大規模的鹽堿地被開發利用。國土“三調”結果顯示,2009年至2019年10年間,全國有1200多萬畝鹽堿地已治理變為耕地。
一片未開墾的鹽堿荒灘地,在沒有經過任何改良的情況下種上玉米,不僅出了苗,還長得比人高。這是啥情況?“秘笈”就是三個字:微生物。微生物科學家楊國平博士7月26日,銀川市《玉米抗鹽堿微生物資源開發與應用》項目現場會在寧夏農墾暖泉農場舉行。試驗田里,綠油油的玉米長勢喜人,密密織起一望無際的青紗帳。眾人都說:“誰能想到它是在鹽堿嚴重的荒灘地上長起來的?還是科技給力!”“5年前我帶領團隊分離篩選了成千上萬的微生物,篩選后獲得一批優良菌株,可以顯著提高玉米的抗鹽堿能力。”北方民族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國平說。鹽堿地里種植作物很難出苗,但是經過微生物技術處理,出苗率能達到85%左右。楊國平團隊的研究以微生物誘導植物抗鹽堿技術為**,以微生物液體有機肥為載體,將玉米抗鹽堿微生物施入土壤,在玉米根際形成優勢菌群,讓玉米在鹽堿地里成功生長。他結合寧夏本地土地鹽堿化嚴重的實際情況,2021年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玉米抗鹽堿微生物產品登記證,目前已在新疆、內蒙古等地示范試驗20多萬畝。種植前鹽堿沙荒地原貌“通過應用微生物刺激植物抗鹽堿研究成果,農場部分貧瘠的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把‘荒沙灘’真正變成了‘金沙灘’。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土壤水鹽平衡。
結果表明鋪設暗管的油葵處理區平均地下水埋深較未作處理區增長了,也使得地下水礦化度降低了g/L,降低。此外,豎井排水和生物排水措施也在惠農區局部區域運用[77]。2)其他治理措施從物理調控角度來看,經過多年土地平整建設,現有耕地土地平整度已基本滿足要求,但新開墾耕地土地平整度較差,在進行平田整地的同時采取了機械翻耕、秸稈還田和施用有機肥措施,翻耕深度為30cm,改善了土壤結構和增加了有機質量[78]。朱建祥等[45]也指出惠農區土地平整建設過程中,應注意一次切削深度不超過10~15cm,田間坡面應與灌溉方法相適應,畦灌的田間坡面應為~;溝灌的田面坡度應為~。從化學調理角度來看,惠農區在2010年和2011年施行測土施肥項目和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中施用施脫硫廢棄物、腐殖酸類改良劑和土壤保墑增溫抑鹽劑,其中平均施用脫硫廢棄物~t/hm2,有效降低了土壤堿化程度、提高地溫和抑制土壤返鹽[43]。孫兆軍[6]針對惠農區鹽分含量在g/kg以上的鹽化沼澤土運用改良劑+有機肥+復合肥結合灌水洗鹽,經過2a改良,結果顯示鹽化沼澤土的全鹽、堿化度和pH值分別減少、。另外,在鹽化灌淤土中施用酵素菌肥料7500kg/hm2摻施50%化肥置換出土壤中的鹽離子。合理利用水資源,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玉樹土壤修復菌劑
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共同守護美麗家園的土壤健康。西寧土壤板結改良
用改結合、脫鹽培肥:鹽堿地治理包括利用和改良兩個方面,二者必須緊密結合。治理鹽堿地的比較終目的是為了獲得高產穩產,把鹽堿地變成良田,為此,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脫鹽去堿,二是培肥土壤。不脫鹽去堿,就不能有效地培肥土壤和發揮土壤的潛在肥力,亦不能保證產量;不培肥土壤,土壤的理化性質不能進一步改善,脫鹽效果不能鞏固,也不能高產。可見兩者密切相關,并是建設高產穩產田的必由途徑。灌溉與排水相結合: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力,實行總量控制,協同區域灌溉和排水需求,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實行灌溉與排水相結合。實行灌溉洗鹽和地下水位控制相結合,即實行灌溉洗鹽,同時控制地下水位過高而引發新的次生鹽堿化。近期和長期相結合:防治土壤次生鹽堿化,必須制訂統一的規劃;所采取的防治措施,一方面要有近期切實可行的內容,另一方面要有遠期可預見的方向和目標。只有近期和遠期相結合,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才能取得成功。西寧土壤板結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