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抗體以確保免疫組化的特異性和敏感性時,應該考慮以下因素:1、特異性:查閱驗證數據、評估交叉反應性及表位匹配度。2、敏感性:選擇低檢測限、高親和力抗體。3、抗體類型:單克隆保證特異性,多克隆提升敏感性。4、應用兼容性:確保抗體適用IHC及樣本處理條件。5、種屬反應性:匹配實驗樣本物種。6、引用評價:參考文獻和用戶反饋,選好評抗體。7、供應商信譽:信賴信譽好的供應商。8、預實驗:進行預測試,設陰/陽性對照驗證。綜合考量確保抗體選擇的特異性和敏感性,提升實驗成功率和結果可靠性。使用哪種成像技術能有效提高免疫組化圖像的分辨率?清遠組織芯片免疫組化價格
免疫組化即用型二步法的具體實驗流程步驟簡介:1、脫蠟、水化組織切片;2、根據所應用的一抗的特殊要求,對組織切片進行預處理;3、0.3%或3%H2O2去離子水孵育5分鐘-30分鐘,以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PBS或TBS沖洗;4、滴加一抗,室溫或37℃孵育30~60分鐘,或4℃過夜,PBS或TBS浸洗3分鐘×5次;5、滴加enhangcer增強劑,37℃30min,PBS或TBS浸洗3分鐘×5次;6、滴加通用型IgG抗體-Fab段-HRP多聚體,室溫/37℃孵育30分鐘-1h,PBS/TBS沖洗,3分鐘×5次;7、應用DAB溶液顯色;8、蒸餾水沖洗、復染、脫水、透明、封片。組織芯片免疫組化掃描對比常規染色,免疫組化提供更精確的組織病理學信息,助力疾病診斷。
在免疫組化實驗中,樣本的自身熒光可影響結果準確性。以下是評估與減少這種影響的建議:1、評估自身熒光:使用熒光顯微鏡觀察樣本的熒光背景;嘗試不同激發波長以確定樣本熒光明顯時的波長;使用對照樣本以評估非特異性熒光水平。2、減少自身熒光:優化固定和包埋過程,選擇低熒光性的試劑;使用熒光淬滅劑(如蘇丹黑B)來降低自發熒光,但需謹慎以免降低抗體熒光;選擇與樣本自身熒光波長不同的熒光染料;確保實驗條件中使用的試劑和溶液低熒光,并避免長時間光照。3、注意事項:進行預實驗以評估樣本熒光水平,并據此調整實驗條件;準確記錄實驗參數,如試劑、濃度和孵育時間;使用高質量的抗體和試劑以減少背景熒光。
免疫組化鏡檢:在進行鏡檢前可以通過相關的資料進行查詢,進行指導檢查到抗體的表達部位有細胞間質、細胞膜、細胞漿、核膜、細胞核以及在其中的多個部位表達(如:MPO抗體表達在細胞膜、細胞漿、核膜、細胞核上)和表達組織(如:VWF抗體在血管壁上表達,呈現環形)。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先在4倍鏡下查找組織及其范圍,然后查看整個組織確定陽性產物的表達部位,然后將陽性產物表達部位置于視野正中,換高倍鏡觀察。免疫組化用于Tumor診斷,可確定細胞特征。
保存和運輸免疫組化樣本的關鍵點:1、快速固定(<20分鐘)于適量(樣本體積20倍)固定液中。2、使用適宜固定劑(如10%中性福爾馬林),掌握合適固定時間(6-24小時)。3、固定后室溫穩定至少兩天,冰凍樣本-80℃保存,運輸時用干冰或冰袋維持低溫。4、完整標注樣本信息,確保記錄無誤。5、選平底容器防損。6、定期更換固定液。7、運輸時密封防污染損壞。8、石蠟包埋前完成脫水、透明步驟。9、建議備份樣本。10、遵守相關法規和生物安全標準。合理措施確保樣本質量與實驗準確性。免疫組化結合圖像分析軟件,量化數據處理,科學評估結果。東莞病理切片免疫組化分析
免疫組化在疑難病例診斷中作用明顯。清遠組織芯片免疫組化價格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方法:1、按標記物質的種類,如熒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過氧化物酶和堿性磷酸酶)、鐵蛋白、膠體金等,可分為免疫熒光法、放射免疫法、酶標法和免疫金銀法等。2、按染色步驟可分為直接法(又稱一步法)和間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與直接法相比,間接法的靈敏度提高了許多。3、按結合方式可分為抗原—抗體結合,如過氧化物酶-抗過氧化物酶法和親和連接,如卵白素-生物素-過氧化物酶復合物(ABC)法、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連結(SP)法等,其中SP法是常用的方法。清遠組織芯片免疫組化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