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等級簡介:ED(國際法語評級系統):常用于阿爾卑斯山系與加拿大山區。以多繩距路線,依據技術性、確保難易、巖質、暴露感、危險性等來說明整體路線的難度。ED+持續時間較長的極端困難攀登環境。F-Easy(Facile)、PD-Moderatelydifficult(PeuDifficile)、AD-Fairlydifficult(AssezDifficile)、D-Difficult(Difficile)、TD-Verydifficult(TresDifficile)、ED-Extremelydifficult(ExtremementDifficile)、ABO-Horrible(Abominable)。VII:北美系統和阿爾卑斯山采用的評級系統,它包括兩個數字。個數字(羅馬數字)表示“嚴重性”,它偏遠程度、攀登長度、下降難度、危險程度、路線持續性。“I”是指在路旁只有一個繩距,然而“VI”需要豐富的高山攀登經驗;第二個數字(阿拉伯數字)表示“技術等級”,路線中難的技術部分,垂直狀態、確保難易、冰的種類、繩距的持續度等。慕士塔格繩索攀登聯系成都川藏登山運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四川高海拔攀登俱樂部
現代器械攀登等級標準的解釋:A0:掛在器材上,踩在巖錐上,拉著諸如巖塞之類的東西上向上爬。A1:簡單的攀登。受力點的放置既簡單又牢固,每一個都經得起沖墜。A2:中等的攀登。堅固但經常很困難放置好的受力點。在一個牢靠的受力點之上會有一兩個不可靠的受力點。墜落姿態不危險。A2+:中等的攀登。在一個牢靠的受力點之上會有更多個不可靠的受力點。有嚴重沖墜的可能,但一般沒什么大事。A3:困難的攀登。連續的多個不可靠的受力點,每個都必須在加載體重前在上面測試。雖然每個pitch里都有幾個可靠的點,但是它們很少,相距很遠。在墜落中,會有八個以上的受力點可能脫落,有一點危險。要花幾個小時才能完成一個pitch。A3+:A3,但如果墜落會很危險。A4:艱難的攀登。大多數受力點經受不住體重,墜落有嚴重后果。A4+:非常艱難的攀登。受力點的情況總是非常邊緣并且每個pitch都是這樣,要花很多小時來完成。A5:極端艱難的攀登。整個pitch中沒有一個受力點值得信任。A6:即使是pitch之間的錨點也經受不住墜落,如果一個人墜落則全隊跳傘。所有經歷過A6的人都不健全。國際烏庫楚攀登計劃四姑娘山繩索攀登聯系成都川藏登山運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在雪山攀登路上,冰壁是很常見也很難攻克的一道關卡。比如半脊峰、那瑪峰、雀兒山、田海子、馬納斯魯、珠穆朗瑪等山峰,其間都有大冰壁橫亙,而許多攀登者也正是被冰壁阻攔,無法更進一步。攀爬者初次攀登陡峭冰壁時容易忽略許多原則,比如平衡、精細的腳法和重心轉移等。相反,他們總是想用冰爪和冰鎬跟冰壁做斗爭,使蠻力把自己拉上去。當線路變陡或冰壁地形變得多樣化時,這種攀爬方式會使攀登者迅速耗光力氣。冰壁攀登需講究方式方法:1.揮鎬入冰:先確保自己當前的狀態是穩定的,然后將其中一支冰鎬從冰中拔出,揮動冰鎬鑿入冰面,或者是勾掛在某個穩固點。2.踢冰上腳:冰鎬鑿入冰中后,雙腳就可以開始上升,找到了準確的落腳點以后,利用冰爪的前齒鑿入冰中,使之牢牢固定。3.重心上升:前面兩步進行完后,身體處于弓著的狀態,這時需要做一個站立的動作,將重心上移,再次保持站姿。這個過程主要靠大腿發力,而不是靠手臂牽引。4.恢復平衡:站立后,應該恢復平衡,使身體保持穩定的三角結構,然后才可以重復揮鎬入冰的動作。
十九到二十世紀,新一輪的地理大發現席卷全球,從大航海時代走來的西方探險家,披荊斬棘想要闖出自己的路。1878年,奧地利人勞策入貢嘎山區進行考察,但這次考察在歷史上留下只言片語,真正使貢嘎出現在世界面前的,是美籍奧地利人約瑟夫·洛克。他幾經輾轉來到貢嘎,為雪山拍照、繪圖、測量高度,當時探險家的測量方式是這樣的:以個人感受、氣壓估測自己的海拔,用指南針測量山頂的角度,利用估測的水平距離和角度的關系,計算出大概的山頂高度,相對粗略的測量方式,結果必然不能精確。錯誤的結果導致洛克以為自己發現了世界比較高峰,激動地在電文中寫道:“貢嘎山是地球上比較高的山峰,它的海拔30250英尺(即9220.2米),發現和測量者——洛克”。洛克的鼓吹讓貢嘎名聲大噪,這個無意間的錯誤,讓不少外國探險家慕名而來挑戰“世界峰”。1957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來到貢嘎山進行考察。這是一支由登山隊員和科研工作者共同組成的“國家隊”,終6名隊員成功問鼎貢嘎,但也有人,永遠長眠于這云頂天宮之上。參與此次科考的“冰川教授”崔之久,在這里寫下了篇研究現代冰川的科考論文——《關于貢嘎山現代冰川初步觀察》。國際培訓攀登聯系成都川藏登山運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高海拔攀登運動中如何補充水分?水是人體代謝、調節體溫及向全身輸送營養物質的必需品。在野外,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堅持一周或更長的時間;但是要沒有水,多只能堅持三四天。爬山前要喝一杯水,可稀釋血液,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爬山時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比較好是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或者補充含鹽分的水,喝水不能過快過猛,否則會產生對內臟的壓力,高空壓力大空氣較稀薄,對肺也是較大的考驗。應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為宜。劇烈運動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飲,使腸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縮,使胃部痙攣,胃痛,長期如此,會導致慢性胃病。再者,劇烈運動時,咽喉出于擴張狀態,突然受涼刺激,容易引起喉部發炎,咳嗽。可以在爬山前自備一個水袋,一般在運動前可以按如下配方將水飲料備好:每1000毫升的涼開水中,加入食鹽4克,葡萄糖100克和橙汁150毫升。這樣既補充了水分,也補充了鹽、葡萄糖和維生素,使體內水鹽代謝平衡。當水分流失占人體重量的百分比大于2%時,體溫會改變;大于3%時,肌肉耐力下降:大于4%~5%時,力量與耐力同時下降;大于6%時,由于身體無法散熱將導致抽筋、中風、昏迷,甚至死亡。田海子雪山攀登聯系成都川藏登山運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尼泊爾田海子攀登安全
慕士塔格烏庫楚攀登聯系成都川藏登山運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四川高海拔攀登俱樂部
攀登雀兒山,從大本營出發,碎石坡、巖石、冰坡、雪坡、冰塔林,還有很多很多的冰裂縫,雪山攀登可能遇到的地形都能遇到。特別是C1-C2這一段,冰裂縫比較復雜,如果不知道正確的線路,在冰裂縫區轉上兩天無奈下山的隊伍也有。攀登雀兒山,需要運用一些簡單的登山技術和良好的體能,難度適中,非常適合作為提高級攀登的嘗試。雀兒山已經成為國內山友6000米級山峰的優先。每年的7—10月是雀兒山的攀登季。8月份為比較好攀登期,這個時間山上的降雪量相對較少。10月份,天氣若好,風景較好。大本營的紅葉等秋色非常漂亮,C1的冰川也更潔白。但10月份山上的雪大,攀登難度也隨之加大。雀兒山主峰有西北、東北兩條山脊。在西北山脊上,距主峰3公里處是雀兒山II峰,海拔6119米。雀兒山II峰,又叫多浦峨扎(6119米)。主峰攀登路線的C2營地,可以清晰看到位于右邊的雀兒山II峰,往左就是雀兒山主峰。II峰到頂的幾百米,可以看到非常陡峭,幾近于垂直,無雪、裸露的巖石,攀登難度很大。的川藏公路,雀兒山埡口海拔5050米,是四川比較高的公路埡口,川藏公路上的險關。有“冬過雀兒山,如闖鬼門關”的說法。四川高海拔攀登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