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為適應我國醫養結合機構(指兼具醫療衛生資質和養老服務能力的醫療機構或養老機構)發展的需要,規范醫養結合機構服務內容,提高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幸福感,在深入調查研究、多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委會同民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出臺了《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要求各地醫養結合機構參照《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規范服務開展,切實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質量。二、主要內容《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明確對醫養結合機構的基本要求,包括機構設置、科室設置、人員配備、設施設備配備、藥品配備、服務人員資質、環境等要求和參考標準。二是明確醫養結合機構服務內容與要求,對基本服務、醫療服務、中醫藥服務、護理服務、康復服務、輔助服務、心理精神支持服務、失智老年人服務等明確了服務內容和服務規范。三是明確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流程與要求,包括服務接待、老年人入院體檢、老年護理需求評估、老年人能力評估、中醫評估(具備中醫服務資質的機構)、制定服務計劃、簽訂服務協議、建立服務檔案、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等流程。安寧療護:為老年人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心理、精神及社會支持等人文關懷服務。上海以養代醫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有哪些
預計到2021年醫養結合市場規模將達到11603億元。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五、醫養結合發展趨勢分析1、社區醫院與養老結合將社區醫院所擁有的醫療資源輻射到社區老人中,同時依托社區網格服務推行家庭醫生模式,為社區老人提供上門的養老服務。同時,基于醫養政策下,構建多層次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包括,針對不同收入老年人群的養老需求,構建多層次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2、長者公寓這是一種以醫養結合為理念,以康復為特色的持續照料型長者公寓。定制化的環境、貼身的服務都讓養老有了新的體驗。同時也將有相應的醫療資源進入公寓社區,專一的服務長者公寓中的老者。據悉,目前部分企業也有進行此類型養老項目的試運行,未來也將有越來越多的長者公寓落地運營。3、養老機構投資醫院目前,養老機構仍是主要選擇的一種養老模式,但其中的醫療條件水平參差不齊。在醫養結合的趨勢下,養老機構進行醫療資源的投資,構建自有醫院、提高醫療水平。此外,應對養老機構的建設和運營給予適當的補貼。尤其是民營資本進入后的稅收、土地供應、規劃建設等優惠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同時加強養老護理專業人才隊伍的監管,包括專業護理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持證上崗。專業醫養結合的養老院哪家好如果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需要側重“醫”的服務,則應該為老年人提供住院醫療服務。
醫養結合機構的醫護人員應當持有相關部門頒發的執業資格證書,并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和行業規范對執業資質和條件的要求。醫療護理員、養老護理員應當經相關培訓合格后上崗。醫養結合機構應當建立醫護人員、醫療護理員、養老護理員、管理人員及相關協助人員聯動工作機制。同時,要明確提供“醫”“養”服務的具體指征。厘清醫養邊界,其中“醫”為預防保健、疾病診治、醫療護理、醫療康復、安寧療護等,“養”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及綜合服務。根據老年人日常住養和住院醫療兩種不同的需求,明確各自的管理路徑,建立信息系統,確保“醫”“養”互換時信息準確切換并及時更新。
“機構養老”醫養結合模式:1.“大養老+小醫療”型該模式是在養老機構的基礎上新建小型醫療機構、新增醫療服務,以養老為主、醫療為輔。目前大部分養老機構采取這種模式開展醫養結合服務。該模式存在明顯缺點:內設醫療機構只能開展門診業務,不能解決在養老機構直接住院問題;同時醫療機構運營成本高,*醫務人員的工資就給養老機構帶來很大負擔,養老機構難以長期支撐。調研發現:許多已經申請辦理了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醫療機構試運行一段時間內堅持不下去而“人走樓空”。2.“醫療、養老并重”型這種模式多為新建的醫養結合機構或醫院轉型為養老機構或護理院,強調醫和養并重發展。新建的大型養老機構,同步配套建設綜合醫院或護理院,實現醫療、養老并重發展;一些資源閑置的醫療機構將富余資源轉型為養老服務,以開設老年專護病房或者直接轉型為護理院、康復中心等方式提供醫養結合型的醫護服務。調研發現:該模式將醫療與養老資源融為一體,形成以醫促養、以養助醫的運營態勢,能基本實現非危急重病老年人在機構內醫養共享。 把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前面,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
“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收費水平高與老年人消費水平低之間的矛盾導致老年人對醫養服務的有效需求不足,進而導致“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床位利用率不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真正有需求的殘障老年人、慢痛病老年人、易復發病老年人等因為支付能力有限而難以進入“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此外,許多國家會對老年人的狀況進行評估,從而保證服務內容的針對性和標準化。而我國目前對老年人缺乏各方面評估,導致無法明確老年人是否需要醫養結合服務以及服務的具體內容和需求程度,很難做到服務內容與服務需求相吻合。設有醫務室的養老機構主要還是以簡單生活照護為主,以提供簡單調理為輔,無法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調理、康復、護理和臨終關懷等專業醫療保健服務。與一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的養老機構和社區注重對慢痛病老年人提供調理性措施,但忽視了健康教育、健康咨詢、行為干預等服務內容。大型三級醫院內設的養老機構能提供相對優良的醫療服務,但往往忽視精神衛生、社會活動和社會交往等服務內容。在老年人公共活動區域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并根據季節變化、疾病流行情況、老年人需求等及時更新。上海以養代醫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有哪些
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療機構如同時對機構外人群提供服務,并落實老年醫療服務相關優待政策。上海以養代醫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有哪些
9.“養老機構+醫療服務綠色通道”型這種模式是指養老機構與鄰近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患者就醫提供“綠色通道”,優先提供住院、遠程會診、預約掛號等服務,這是山東省目前開展醫養結合**多的一種模式。該模式缺點是: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基礎是來自雙方的信任和利益驅動,雙方的合作缺乏有效約束和利益協調機制,一旦協議影響到了某一方利益,就很容易出現終止協議的情形,很難保證合作的有效性、持續性。調研發現:這種模式難以實現醫養一體化,基本屬于“搞形式”,醫養之間很難開展實質性合作,基本上是各干各的(如養老機構有患者需要住院,雖協議要求優先到合作的醫療機構住院,但患者家屬并不一定同意,可能會到規模較大、更放心的醫院),久而久之,難以長期合作。10.“大養老+小醫療+醫療服務綠色通道”型這種模式是養老機構自身先建設一個小醫療機構,如衛生室或診所,同時又另與其他較大規模的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并由其為養老機構患者就醫提供“綠色通道”。對一般的醫療問題,養老機構自行解決,當有較重患者立即轉入合作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治。上述十種“機構養老”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前七種為“一體化”模式。 上海以養代醫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有哪些
成都市郫都區虹滿天康養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著雄厚實力背景、信譽可靠、勵精圖治、展望未來、有夢想有目標,有組織有體系的公司,堅持于帶領員工在未來的道路上大放光明,攜手共畫藍圖,在四川省等地區的醫藥健康行業中積累了大批忠誠的客戶粉絲源,也收獲了良好的用戶口碑,為公司的發展奠定的良好的行業基礎,也希望未來公司能成為*****,努力為行業領域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相信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不斷的完善創新理念以及自強不息,斗志昂揚的的企業精神將**成都市郫都區虹滿天康養供應和您一起攜手步入輝煌,共創佳績,一直以來,公司貫徹執行科學管理、創新發展、誠實守信的方針,員工精誠努力,協同奮取,以品質、服務來贏得市場,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