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設計 “兩級中和 + 油水分離” 系統處理實驗室廢水:酸性廢水先進入 PH 調節池,通過在線 PH 計聯動計量泵投加氫氧化鈉溶液,停留時間≥30 分鐘,確保 PH 值升至 6-7;堿性廢水經自動加藥裝置投加稀硫酸中和。油水分離器采用斜板沉淀原理,去除廢水中 90% 以上的浮油。在南京某化工實驗室,通過在線 PH 計實時監測,出水 PH 值穩定在 6-9,符合排放標準。特別研發的耐腐蝕管道,內襯改性 PP 材料,耐酸堿濃度達 30%,使用壽命較普通 PVC 管提升 3 倍。該系統通過環保部門專項驗收,適配化工實驗的復雜廢水處理需求。實驗室凈化裝修需選用環保型無塵板材,確保甲醛釋放量達標。中國臺灣智能化實驗室概算
我們采用 “JDG 管 + 金屬軟管” 組合進行電氣管線暗敷:技術夾層內的管線采用 JDG 鍍鋅鋼管明敷,連接方式為緊定式套管,確保接地導通;管線穿墻處改用 B 級防火金屬軟管,長度控制在 0.8m 以內,兩端用接頭固定。在深圳某 PCR 實驗室,通過絕緣電阻測試儀檢測,線路絕緣值>100MΩ,遠超安全標準。特別研發的防鼠咬護套,采用聚酰胺材質,硬度達邵氏 D80,通過實驗室生物安全評估,避免老鼠啃咬管線導致的故障。該工藝符合 GB 50303-2015 標準要求,適配 PCR 實驗室的潔凈與安全需求。中國臺灣智能化實驗室概算實驗室照明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分時段調節照度節能。
我們采用激光水準儀與連通器組合復核管道坡度:先用激光水準儀測量管頂標高,計算實際坡度與設計值的偏差,確保≤0.1%;再用透明軟管制成連通器,注滿水后讀取兩端水位差,驗證坡度的實際效果。在重慶某食品檢測實驗室,通過該方法復核顯示,重力流管道坡度穩定在 i=0.003,壓力流管道補償坡度準確,排水順暢無積水。特別研發的坡度校準模板,標注不同管徑對應的坡度刻度,將測量效率提升 4 倍。該工藝確保管道具備足夠自清能力,減少食品檢測廢液殘留。
我們集成變頻冷水機組、電極式加濕器與干盤管系統,構建精細環境調控網絡:變頻機組通過 PID 算法動態調節制冷量,電極式加濕器以純凈水為介質實現無白霧加濕,干盤管則負責去除空氣中的顯熱,實現溫濕度 ±0.2℃/±2% RH 的精確控制。在北京某計量院項目中,通過 128 個溫濕度傳感器網格化布點監測,驗證空間各點參數偏差<0.1℃/1% RH。特別研發的 AI 自適應算法,可根據室外溫濕度、風速等氣象參數提前調整運行策略,較傳統系統節能率達 35%。該系統通過 GB50073-2013 標準驗收,其穩定的環境控制能力,為精密計量儀器提供了可靠的校準基礎。裝修時對墻面做抗沖擊測試,確保材料牢固耐用。
我們采用 “三道密封” 結構處理穿墻管道:管道與套管間隙先填充聚氨酯發泡劑,膨脹后形成初始密封;內外口用防火泥封堵,耐火極限達 3 小時;表面涂刷環氧密封膠,固化后形成防水膜。在蘇州某 IVD 試劑車間,通過氣密性測試儀在 100Pa 壓力下檢測,管道穿墻處泄漏率<0.1m/(hm),有效阻斷潔凈區與非潔凈區的氣流交換。特別研發的可拆卸式密封組件,套管兩端采用法蘭連接,檢修時只需拆卸法蘭即可取出管道,無需破壞墻體。該工藝已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適配頻繁更換管道的場景。裝修后的實驗室需進行照度檢測,滿足實驗操作需求。中國臺灣智能化實驗室概算
裝修期間對墻面做耐擦拭測試,≥500次不露底。中國臺灣智能化實驗室概算
我們采用 “柔性連接 + 限位支架” 構建抗震管道系統:管道穿越潔凈區墻體處設置不銹鋼金屬軟管,其波紋結構可吸收 30mm 軸向位移;支架間距按 ASCE 7 標準計算,橫向間距≤1.8m,縱向間距≤3m,支架與管道間加裝橡膠墊減少振動傳遞。在成都某地震帶實驗室,通過振動臺模擬測試,系統可抵御 0.3g 地震加速度(相當于 7 度設防烈度),管道接口無滲漏。特別研發的可調式管道滑動支座,通過聚四氟乙烯滑塊減少熱脹冷縮產生的應力,位移調節精度達 1mm。該工藝通過 GB 50981-2014 標準驗收,保障地震時實驗室給排水系統穩定運行。中國臺灣智能化實驗室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