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發展節點,展望未來,孔福安的話語中滿是對“大虹橋”與香港合作前景的憧憬與決心。他表示,“大虹橋”作為上海連接世界的重要樞紐,將持續深化與香港在專業服務、國際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匯聚了大量國際化專業服務機構與前列人才,而“大虹橋”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交通網絡以及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已然成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二者攜手,恰似雙劍合璧,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虹橋聚焦新型貿易,數字貿易聯盟引 7000 + 企業,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業績靠前。上海國際大虹橋如何護航中資企業高質量出海價格實惠
孔福安表示,虹橋國際中心商務區還將繼續依托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全力打造中國企業出海的服務港。目前,中心已經集聚了國內外品質的專業服務機構,讓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可以多方面了解各國的貿易投資、法律法規等情況。同時,還可以幫助他們積極穩妥防范各類風險。此外,商務區已經建立了一個專業服務機構聯盟,定期舉辦向企業開放的各類咨詢和交流活動。現在,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每周都會舉辦3到5場活動,來咨詢的企業至少有五六十家,可見,大家走出去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作為官方,商務區將搭建更好服務平臺,進一步集聚各類有效資源,幫助更多中國企業的走出去行穩致遠。上海國際大虹橋如何護航中資企業高質量出海價格實惠虹橋設港澳服務窗口,深化與香港合作,推動專業服務、人才領域協同發展。
談及未來規劃,孔福安透露,商務區接下來將全力打造服務企業走出去先行區,幫助中企,特別是長三角的企業高質量走進中亞絲綢之路市場,拓展全球南方。具體而言,商務區將在三個維度持續發力:一是深化“虹橋海外服務中心”建設,計劃三年內完成北美、歐洲、東南亞三大區域服務節點布局,為企業提供本土化運營支持;二是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聯合境內外金融機構推出跨境融資、匯率避險等專項產品;三是打造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引入國際仲裁、知識產權保護等專業機構,降低企業出海法律風險。“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家從虹橋出發的企業,都能獲得全周期、國際化、一站式的專業服務,真正將‘大虹橋’建設成為中國企業揚帆世界的啟航港。
反觀虹橋國際中心商務區,正以戰略性眼光構建“一核兩帶三片區”的產業新格局。在“一核”帶領下,虹橋樞紐重心區形成品質商務集群;“兩帶”沿軌交與生態廊道延伸,串聯起智慧物流與綠色科創產業;“三片區”錯位發展,分別聚焦國際貿易、總部經濟與臨空產業。這片熱土已集聚3000余家總部企業,其中不乏世界500強區域總部與行業隱形TOP,形成強大的產業虹吸效應。作為高級別航空樞紐,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萬人次,日均起降航班超1200架次,構建起通達全球的空中網絡。依托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高級別開放平臺,年均吸引超500家世界500強企業參展,累計達成意向成交額超3500億美元,成為全球新品發布、前沿技術展示的重要窗口。近期落成的“虹橋海外中心法務區”更具里程碑意義,該區域整合60余家涵蓋國際仲裁、跨境合規、知識產權保護的涉外法律服務機構,組建由千余名專業律師構成的人才庫,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為企業出海提供從投資盡調、合同談判到糾紛解決的全周期法治保障,有效解決企業跨境經營的法律壁壘。虹橋舉辦國際營銷活動,助力中企塑造海外品牌形象,擴大市場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孔福安對“大虹橋”與香港“超級聯系人”的合作充滿期待。他在專題研討會上援引世界銀行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數據深入分析:在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貿易壁壘增多的復雜國際環境下,跨國人才流動效率每提升1%,企業跨境貿易成本可明顯降低0.8%。這組極具說服力的數據,不僅揭示了全球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更印證了“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戰略價值。通過整合“大虹橋”作為長三角經濟樞紐的產業集群優勢,疊加香港在國際金融、法律、專業服務領域的人才儲備與國際化經驗,這種“軟硬實力”的互補合作,將有效打破跨境貿易中的隱性壁壘,為中國企業構建更高效的出海通道。虹橋組織企業赴港交流,參加國際論壇,學習經驗促進中企國際化發展。上海國際大虹橋如何護航中資企業高質量出海價格實惠
虹橋優化金融服務產品,滿足中企多樣化融資需求,支持海外發展。上海國際大虹橋如何護航中資企業高質量出海價格實惠
展望貿易戰背景下中國企業的“走出去”,孔福安認為,當前需要重新定義“走出去”的標準。他向記者解釋,在變革初期,中國企業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走出去”,可以稱為“走出去1.0”。到了2008年前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西方資產大幅貶值,中國企業開始探索跨國并購,迎來了“走出去2.0”。如今,全球貿易格局和供應鏈在波動中加速重整,長三角企業出海風險加大、成本上升,亟需通過優化海外布局、拓展新興市場等方式降低不確定性沖擊,邁向“走出去3.0”,即以核心競爭力為支撐,以國際化的產業鏈、供應鏈布局為手段,拓展有潛力的國際市場。這樣的“走出去”才是可持續的,也符合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長遠定位。上海國際大虹橋如何護航中資企業高質量出海價格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