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探傷主要用于檢測非多孔性固體材料焊接件的表面開口缺陷。檢測過程較為細致,先將含有色染料或熒光劑的滲透液均勻涂覆在焊接件表面,滲透液會在毛細管作用下滲入缺陷內部。經過一段時間的充分滲透后,用清洗劑去除焊接件表面多余的滲透液,再施加顯像劑。顯像劑能將缺陷中的滲透液吸附出來,使缺陷在焊接件表面呈現出與周圍背景顏色對比明顯的痕跡,從而清晰地顯示出缺陷的位置、形狀和大小。對于一些表面粗糙度較大或形狀復雜的焊接件,如鑄件的焊接部位,滲透探傷具有獨特優勢。在航空航天領域,飛機結構件的焊接質量要求極高,滲透探傷可檢測出表面的細微裂紋,確保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結構安全可靠,避免因焊接缺陷導致的飛行事故。
隨著增材制造技術在制造業的廣泛應用,3D 打印焊接件的焊縫檢測面臨新挑戰。外觀檢測時,借助高精度的光學顯微鏡,觀察焊縫表面的粗糙度、層間結合情況以及是否存在明顯的縫隙或孔洞。由于 3D 打印過程的特殊性,內部質量檢測采用微焦點 X 射線 CT 成像技術,該技術能對微小的焊縫區域進行高分辨率三維成像,清晰呈現內部的未熔合、氣孔等缺陷的位置、大小及形狀。在航空航天領域的 3D 打印零部件焊縫檢測中,還會進行力學性能測試,如拉伸試驗、疲勞試驗等,評估焊縫在復雜受力情況下的性能。同時,利用電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術分析焊縫區域的晶體取向和織構,了解 3D 打印過程對材料微觀結構的影響。通過綜合運用多種先進檢測技術,確保增材制造焊接件的質量,推動 4D 打印技術在制造業的可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