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白酒的產區正在構建低碳生態鏈。呂梁 “高粱 - 酒糟 - 沼氣” 循環模式:酒糟厭氧發酵年產沼氣 1.2 億立方米(滿足 30% 能源需求),沼渣制成有機肥(氮磷鉀 8%),實現每畝高粱減化肥 20kg。地缸節能改造采用雙層陶土夾芯(導熱系數↓40%),單窖能耗降低 18%。水資源管理引入膜處理技術,噸酒耗水從 8m 降至 4.2m,廢水回用率 95%。光伏電站(50MW)與生物質發電項目,年減排 CO 2.3 萬噸。產業集群的 “零廢棄” 實踐:酒企共享污水處理廠、固廢處理中心,酒瓶回收率達 85%。這種 “從土地到餐桌” 的閉環生態,使清香型白酒成為白酒行業綠色轉型標*,詮釋 “一清到底” 的生態新內涵 一一 不只是酒體的純凈,更是產業的可持續。
清香型白酒以高粱為主要原料,輔以青稞等谷物,延續 “清蒸二次清” 的傳統工藝,通過地缸發酵的微生物調控,構建起 “清、正、甜、凈” 的風味體系。其工藝精髓在于 “純凈”:原料經粉碎、高溫潤糝(4-8 瓣碎粒)內源酶,清蒸糊化后揚冷降溫,接入中溫大曲(大麥、豌豆制曲,清茬、紅心、后火按比例配伍),在陶質地缸中進行 28 天低溫發酵。發酵過程分階段調控:前期酵母菌主導酒精生成(酒精度達 12% vol),后期乳酸菌與乙酸菌形成酯香骨架(乙酸乙酯 1.2-2.0g/L)。蒸餾環節采用 “三段取酒”,酒頭回缸、酒尾回蒸,中段酒經陶壇陳釀(1-3 年),完成乙醇分子締合與風味物質平衡,形成無色透明、清香優雅的酒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