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魚苗批發、河北省淡水魚苗批發、內蒙古自治區淡水魚苗批發、山西省淡水魚苗批發、陜西省淡水魚苗批發、遼寧省淡水魚苗批發、吉林省淡水魚苗批發,漁場直供,淡水魚苗,魚苗夏花,觀賞魚苗,放生魚苗,特種魚苗,常年供應、出售、批發、求購、價格咨詢、全程提供技術支持,長期以市場較格、實際優惠廣大客戶。
品種大全:(新疆特產冷水魚苗:梭鱸苗 (九道黑), 喬 爾 泰 (狗 魚)苗 ,丁 桂 魚苗 (黑 魚),精品河鱸魚苗 (五道黑),貝加爾雅羅魚。黑龍江特產冷水魚苗:哲羅魚苗(哲羅鮭),細鱗魚苗(細鱗鮭),七彩鮭魚苗(美洲紅點鮭),江苗(山鲇魚苗),北極茴魚苗,褐鱒苗(亞東鮭),山女苗,虹苗,鱘鰉魚苗,老頭魚苗,柳根魚苗。)
其它鱘魚養殖技術:
一、魚在喂食前必須先清水。把污物、魚糞等排干凈,越干凈越好,因為水里的污物易粘在魚鰓上引起缺氧。
二、魚苗引進來先要馴食。幼鱘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為餌料,養到車間里就要從天然餌料慢慢過渡到人工餌料,過渡期主要用水蚯喂養。從引進2厘米到3厘米的幼苗養到1公斤左右的商品魚,一般需要一年的時間。
三、以流水式水池養殖模式為主。這種模式占地面積小,水流量容易控制,投喂飼料也比較方便,在供、排水的時候,可以采取每池單注單排的模式。也就是說,每個池子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都是相對獨立的。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交叉污染導致鱘魚生病。另外,魚池的內表面一定要光滑,因為魚喜歡沿著池壁游動,他的身體又沒有鱗片保護,很容易被池壁擦傷。
四、按養殖密度投飼。放養密度以500尾/畝為,飼喂時實行定時、定量的投喂原則,選擇顆粒飼料。因為這些配合飼料中含有魚生長發育不同階段所需的各種養分,可以將飼料直接投入到水池當中。通常每天喂食4~5次,日投餌率在1%到3%之間。
場地選址條件
選址水源水溫:常年水溫15℃~28℃。
選址水源流量:流量是限制養殖單產高低的關鍵,選址處*枯流量應為0.05立方米/秒以上,建成流水養殖池后,養殖前期池中水體交換量要能達到每小時1次~3次,養殖后期池中水體交換量視水溫、放養密度等情況,魚池水體的交換率要求為每小時2.5次~4次。
選址水源水質:水質清新,無污染,溶氧充足,生存有蝦、蟹、蛙、魚等“指示水生動物”。
選址場地交通:交通便利,離公路距離不超過500米。
魚池建設
池形:長方形、四角圓鈍、圓形池、近似圓形為多,而以四角圓鈍、圓形、近似圓形池為佳,以求池水交換無死角,走水合理,魚可在全池均勻分布。
池深:魚池深度1.8米~2米,水深1.5米~1.8米,養殖大規格鱘魚的流水池深度2米以上。
面積:長方形池和四角圓鈍池推薦尺寸為魚池寬度4米~8米,長度8米~15米,圓形池直徑8.7米~10米,面積為60平方米~120平方米左右為佳。
進水口:四角圓鈍池、圓形池、近似圓形池的進水管與池壁約呈40度左右的角斜向沖水入池,能使池水定向轉動,以便將魚的殘餌和糞便等污物通過水流轉形成的向心力,不斷集至中央,排出魚池。長方形池的進水口寬度與進水方池壁寬度接近,以便池中水體交換充分而不留死角。
排水口:四角圓鈍池、圓形池、近似圓形池的排水口設在池的中央底部,池底從池壁到排水口必需要有一定坡度而呈鍋底形,長方形魚池的排水口設在進水口的對面,池底從進水口到排水口都必需要有一定坡度,排水口的寬度也與排水方池壁寬度接近,以便池中水體交換充分而不留死角。
水位控制設施:四角圓鈍池、圓形池、近似圓形池,用塞式排水節門或套管式排水節門,長方形魚池用水位控制閘板。
材料及魚池表面處理:魚池建造用水泥、石頭、紅磚等,池底水泥硬化,池壁水泥抹平壓光。
攔魚柵:不論什么形狀的魚池,排水口都要設置一層攔魚柵,長方形池的攔魚柵在排水口呈板形欄柵,四角圓鈍、圓形池、近似圓形在排水孔上呈罩狀。魚種規格較小時,攔魚柵上還應覆蓋一層較密的紗窗。
溢水口:在離池頂15厘米~20厘米的位置設置足夠大小并帶攔魚柵的溢水口,以防養殖池溢水逃魚。
新建魚池的堿性處理:新建魚池需先用水浸泡、沖洗一個星期以上,以消除水泥堿性,避免毒死魚種。
放養
密度:冷水魚放養密度視水體交換量和魚種規格而定,100克~250克/尾鱘魚的放養密度為30尾~100尾/平方米,放養密度以重量計為10公斤~14公斤/立方米,高于16公斤/立方米以上時,魚體代謝產生的代謝物將使水體中、氨氮、氮、亞氮等水化指標上升,魚體會感到生理上的不適,只能保證平時的攝食活動,魚體生長緩慢,抵御疾病能力將會降低。
投放時的水溫調節:氧氣袋運輸的,魚種運到目的地后,打開泡沫箱,將氧氣袋放置于魚池中浸泡40分鐘左右(遮擋陽光照射氧氣袋),使袋內水溫與池水水溫接近,內外溫差在2℃以下,打開氧氣袋,從魚池中慢速加水至氧氣袋水滿、袋中與池內水溫平衡,再將魚種逐漸放入魚池。
魚體消毒:魚種進池前或分池時,用水2%~3%浸泡魚體15分鐘~30分鐘左右。
魚種運輸
停食:魚種運輸前一般要停食1天~3天。
運輸方法:夏季少量的魚種運輸方法是氧氣袋加冰降溫、充氧、泡沫箱保溫運輸,泡沫箱內放置2瓶冷凍礦泉水,再用寬膠帶密封好泡沫箱起運。多數的魚種運輸采用集裝箱加冰降溫、充氧,在晚上或凌晨起運。
投喂
飼料質量:投喂全價(全營養)顆粒飼料。飼料在10℃~20℃且干燥無濕的環境保存,每次袋中取料后要扎緊袋口,以防吸潮霉變;飼料也不能太陽曝曬,以防降低營養。
投喂量:在適宜的條件下魚種日餌率3%左右,成魚2.5%左右。根據每次投餌后魚的吃食情況以及水溫、魚體狀況、溶氧等因素科學合理調整投喂量。每次所投餌料的量,能在15分鐘內吃完,*多不高于20分鐘,不少于5分鐘。20分鐘才吃完的,要減量,5分鐘就吃完的,要加量。
飼料的適口性:并且要注意餌料粒徑與魚體規格相適應,一般餌料粒徑為所喂魚口裂2/3為佳。
慢水投餌:投餌時降低水體交換,使池中水體呈微流狀態。
全池遍撒:不能集中在一點投喂,要全池遍撒,以防池中魚體攝食不均,吃食少的魚體不長。
鱘魚的投餌經驗參考:25克以下苗種投喂粉狀料,日投餌率5%,分6次投喂;25克~50克苗種投喂粒徑為1毫米~2毫米的顆粒料,日投餌率3%,分4次投喂;50克~250克苗種投喂粒徑為2毫米~3毫米的顆粒料,日投餌率2%,分4次投喂;250克~500克投喂粒徑為4毫米~5毫米的顆粒料,日投餌率1.5%,分3次投喂;500克~1000克投喂粒徑為5毫米~6毫米的顆粒料,日投餌率1.0%,分2次~3次投喂;1000克以上投喂粒徑為6毫米~11毫米的顆粒料,日投餌率0.2%~0.8%,分2次投喂。
管理:定期清洗池底:每周清洗池底1次,防止殘餌、糞便、落葉雜物等污物的累積與藻類雜菌的孳生。排污時,放低池水至1/2或1/3左右,并加大池水排放速度,邊排放邊清掃,力求池內污物徹底排出,及時撈出病魚和死魚。
增氧:水源不足、池水水溫高時,可利用增氧設備和補充地下水增加水中溶氧。
水量及水位控制:投放的魚種規格較小時,水的流量也要小,隨著魚體的增長逐漸加大流量,從10厘米魚苗養至1公斤商品魚,水位應從50厘米逐漸加高至150厘米。
水溫的控制:保持池內水溫在18℃~24℃之間,水溫一般不得超過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