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Lucioperca Lucioperca)原產歐洲中部,是鱸科的主要經濟魚類。該魚適溫廣、耐鹽堿,適宜多種形式的養殖。梭肉味鮮美、肉質細嫩、無肌間刺,其蛋白含量高于20%,食用效果好于籟。北京市水產科研所于1995年引進該魚,即進行了人工繁殖、苗種培育和商品魚養殖試驗,現將池塘養殖的有關情況介紹如下黑龍江本地梭鱸魚苗批發,活體5-8厘米梭鱸魚苗,黑龍江產地梭鱸魚貨源供應。
1主要生物學特性
1.1形態特征
梭體肥肉厚,體呈梭形,口端位、口間距不大,上下頜有顆齒和犬齒,鰓部生有銳利的小刺。背鰭較長分為前后兩部分,尾鰭為分叉的正形尾.腹篩在胸部稍后于胸鰭。梭i身體淡黃色,腹部呈黃白色或淡灰色色調,身體兩側有大致縱行的淺黑色不規則色素斑8~12條。
1.2生活習性
梭喜生活在水質清新、透明度高、溶氧高、pH值7.4~8.2、且有微流水的環境。其適溫范圍在0~33℃。梭屬中下層魚類,多在較深的水層平穩地活動,稍有驚擾則迅速潛入水底。
1.3食性
梭躺在自然水域中多以低背小雜魚為食,其攝食的種類與其生活環境和餌料魚的體型及規格有關。一般情況下可吞食占自身體長20%~30%的餌料魚。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可剝食人工飼料。梭鱸魚苗的開口餌料是輪蟲、無節幼蟲等,隨著生長而轉向大型浮游動物和底棲生物。當長到2.5~3cm時便可捕食小魚苗,處于饑餓狀態的梭苗可吞食約自身體長2/3的魚苗。
1.4生長
剛破膜的魚苗體長僅3.1~4.8mm,經4~5d體長達4.5~5.8mm,20~30d體長達9.6~20.7nmm,40~50d體長達15~30
mm。梭魚苗的生長與水溫、自身體質、生活環境有關,水質清新、餌料充足適口,梭鱸苗生長快。在人工養殖餌料充足的條件下,梭師當年可長到100~200g,2齡魚可長到500~1000g,可作為商品魚上市。
1.5繁殖習性
梭的繁殖水溫為12~16℃。在自然水城中,繁殖季節雄性親魚選擇適宜的環境,用鰭和身體將樹根、雜草、碎石等物筑成相當于體長2倍的產卵場,然后將成熟的雌魚趕進魚巢進行繁殖。產卵后雄魚護巢,并用鰭扇動水流增加溶氧和清除泥沙,并驅趕靠近的雜魚,直到出苗。尾重2~3kg的雌性親魚懷卵量為30~40萬粒。
2苗種池塘培育2.1魚苗培育
2.1育苗池
面積1000m2左右為宜,水深0.8~1.2m,放苗前需用生石灰徹底清墻,加水切勿帶進小雜魚、泥鰍及有害生物。采取施有機肥或潑酒豆漿方法培育飼料生物。
剛破膜的梭師苗3.1~4.8mm,通體透明,卵黃囊近似球形,晶瑩透亮,晶狀體黑色,借助水流身體上下扭轉游動;經4~5d的內源型營養過程,體長達4.5~5.8mm,此時已開口吃食,開口餌料為輪蟲、無節幼蟲等;大約10d左右卵黃囊全部消失,飼料的需求量隨之加大。可增喂鹵蟲幼蟲;15mm時可吃食大型浮游動物,如枝角類、橈足類:20mm時轉向底層,吃食小型底棲生物,如絲蚯蚓等;30mm便可吃食小魚苗。每hm2池塘可培育夏花45~75萬尾黑龍江本地梭鱸魚苗批發,活體5-8厘米梭鱸魚苗,黑龍江產地梭鱸魚貨源供應。
2.2魚種培育
魚種池面積1500m2左右,水深l.2~1.8m,經常注水保持水質清新,加注水時注意防逃和避免有害生物進入。夏花放養量為30~45萬尾/hm2,若餌料充足、池塘條件好或有微流水,還可多放。3cm的魚苗便可打網出售或分塘,打網在晴天上午為好.事先要打鍛練網,3cm的魚苗身體仍透明,仔細可看到內臟,打網時小夏花容易貼網,若困箱時間較長或過于密集都易造成損失.所以捕撈作業時動作一定要輕、要快。日常管理中還需經常清除蛙卵和蝌蚪,隨時投喂適口魚苗或采用魚肉漿、人工配合飼料馴食。每天檢查水質、魚苗生長、吃食情況和餌料魚的豐歉,隨時補充何料魚。在餌料充足的情況下,經4個月左右的培育.待10月份出塘時魚種規格可達50~150g。在魚種培育過程中,若餌料不足則會引起互相殘食,影響成活率。
3商品魚養殖
3.1成魚池套養
在成魚池套養梭可以達到清除野雜魚、改善養殖條件、節約餌料、提高產量的效果.同時又將低值魚類轉化成高檔魚類,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梭躺魚種的套養規格為50~150g.放養量為300~450尾/hm2、若放養大規格夏花如6~8cm的,套養450~750尾/hm2為宜。作為配養魚的梭躺投放量與梭鱸的計劃產量和管理方法有關,主要取決于池塘中餌料魚的豐歉和人工輔助飼料投喂情況,若管理得好,套養梭躺魚種的,池塘秋后可出塘商品魚300~450kg/hm2,套養梭躺夏花的池塘可出塘大規格梭躺魚種450~600尾/hm2。
應注意:
①因梭躺耗氧大,池塘應經常保持較高的溶氧,故高產墻不宜套養梭躺。
②成魚池魚種的放養規格應不小于套養梭鱗的規格。
③池塘應保持足夠量的餌料,包括餌料魚和人工投喂的飼料。
④梭棲息于水體中下層,起捕率高,在拉網密集時,應先將梭鱸挑出,避免因困箱缺氧而造成死亡。
3.2池塘單養
梭鱸單養池要求水質清新、排注水方便,水深2.5m左右,因夏季水溫較高,水深梭躺可棲息于底層,水溫較低。池塘面積1500m2左右為宜。規格50~100g的魚種放養量6000~9000尾/hm2,同時配養20%~30%大規格鯉、鏈、端等,以充分利用水體和提高效益。秋后可出塘梭商品魚3000~4500kg/hm2和配養魚商品魚1200~1800
kg/hm2。
日常管理工作包括:
①隨時投喂充足適口的餌料魚或設置食臺投喂適口的鮮凍魚及人工配合飼料.總投喂量為商品魚產量的4倍左右。
②采取生物增氧和機械增氧措施,經常保持水體的高溶氯,在5mg/L以上。
③每天檢查梭鱸的生長和吃食情況,檢查餌料魚的數量和投喂餌料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還要檢查有無魚病發生,做好防病工作。
④經常注入新水,保持池水清新。
3.3微流水池單養
在有條件的地方采用自流水的池塘養殖梭躺成魚可取得較好效果。池塘面積330~
1300m2,水深1.2~1.5m.池埂可以磚石砌成,也可土埂,以保證汛期不淹不沖為準。池塘一般為長方形,進出水口要設置牢固的防逃設施。放魚前池塘要清整和除野。視流水池條件投放魚種數量可高于靜水池塘養殖的50%~100%,不需或少量配養其它魚類,喂養和管理方法大致同于靜水池塘養硫,其梭篩單產可提高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