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過濾依靠的是硝化細菌,硝化細菌的數量直接影響凈水效能。硝化細菌的數量和濾材的表面積有關:表面積越大就能附著越多的硝化細菌。有資料顯示,火山石的比表面積是300平方米/立方,K1是500平方米/立方。還有一種micro k1的東西,國內電商平臺上面沒有見過,比表面積是950平方米/立方。常見的過濾還有沼澤過濾,這個屬于是被動過濾,濾材上的硝化細菌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硝化反應比較慢,大多數商超暫養用的就是這種過濾,優點是建造完成后基本無需維護。
目前普通的養殖技術都是基于自然或傳統養殖模式條件下魚類的生理活動研究成果,但是在工廠化高密度條件下,魚類受到環境脅迫,生理狀況會有顯著變化,水生態環境更為單一,養殖技術應有相應的調整。我國目前在該領域的研究嚴重滯后于生產,無法提供成熟的養殖工藝,設施的效能不能得到發揮。部分配套技術的發展也不均衡,比如飼料品質普遍較差,營養轉移效率低且不穩定,增加了設施系統的處理負荷,導致綜合效益下降。因此,需要針對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系統條件,研究發展配套的養殖技術。
構建的工廠化循環水養魚系統,主要通過優化集成一批節本、節能型養殖設施及水處理技術,包括單元式養殖池、生物移動床、截留沉淀、氣提泵等,在保證系統水處理效果及生產能力的同時,有效降低了系統運行能耗。以同等養殖密度為40kg-50kg/m3,每日換水量為5%-10%/天計算,系統整體運行能耗相對于常規典型的循環水養殖系統可降低30%左右,比較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與健康養殖要求的,是一種具有良好推廣應用前景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